新人编剧如何靠故事大纲突破重围?

无论是出圈大火的爆款影视剧,还是豆瓣Top250的经典影视作品,其中令观众拍手叫好的部分,无一例外地在项目开发初期就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剧作层面,这些令人瞩目或引人深思的亮点,最初都是由一个短至三五千字的故事大纲所承载。

通常来说,一部完整的电视剧,要求编剧完成从15万字到50万字不等的剧本内容,体量相当大,创作周期也较长。但制片公司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一个作品是否“合格”,因此在剧本创作前,一个能够炼出核心卖点的故事大纲显得至关重要。故事大纲的主题是否亮眼,内容是否丰富,立意是否深远,都将对项目起到决定性作用。

故事大纲对于大部分新人编剧来说,是走上职业道路的敲门砖,更是最有力的辩护词。互联网媒介发达的今天,编剧在没有机会与制片人和导演直接沟通的情况下,笔下的故事大纲将成为自己的“脸面”。因此,如何将长达十几万字的内容,浓缩在短短几千字内,并准确体现主题思想、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是编剧必备的一项能力。


(相关资料图)

今天我们带来J同学改编课上的故事大纲,并结合张老师的修改意见,针对新人编剧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对症下药”,解决一些剧作中的“迷思”。

改编IP介绍

J同学改编的IP是赛尔乔·莱昂执导的《西部往事》,该片以辽阔的美国西部世界为舞台,讲述一名吹着口琴的神秘客为寻找一个男人来到小镇上,却被意外卷入马克贝恩的灭门惨案和与铁路大亨的土地抢夺战的蛮荒故事。

迷思一

故事大纲是给谁看的?

以下为J同学3000字大纲的作业选段:

客栈外,杨维正在清洗客栈的用具,夏恩走近,请求她好生照顾胡沙,自己会再来,并交给杨维一袋钱。夏恩坐在一旁,没有离去。

“你说,他到底是什么人?”

杨维不答,只是看着夏恩。

“你这样看着我,让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个能干的女人。”夏恩忽然感叹道。

说罢,他起身离去,杨维看着夏恩骑马远去的背影。

汉朝官员的府邸,他对着一个阶下的军兵说:“看来事情比我们想得难办。叫胡沙迂回些吧,或许,留着他俩的性命也有用处……”

J同学在故事大纲中,大段地采用小说的形式,不仅有十分详尽的对白,甚至还有夏恩“走进”“没有离去”这样的动作描写。但这些细节,既不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没能交代清楚人物关系,而是更像抒情式地艺术点缀。这种小说式的写法,在短短三千字的故事大纲中会占据大量篇幅,而因此舍弃掉一切重要的人物及事件的设置,实在过于浪费。

划重点

对于故事大纲来说,记叙文是惯常使用的文体,但需要注意的是,故事大纲与小说不同。我们的读者不是自己和大众,而是制作公司以及平台的专业人士。因此故事大纲不需要过多的文艺矫饰,反而是要尽量使用平实简洁的语句表达,才能适应大纲读者的阅读效率,以方便进行评估。

优美的文字固然重要,但方便读者清晰明确地了解故事内核,是在写作中时刻铭记的一个要点。这个问题在同学们的改编创作中尤其突出,许多同学会理所当然认为大家都看过原著IP,直接在原著基础上搭建故事。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大纲令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甚至产生“阅读障碍”。

迷思二

故事大纲写的是人还是事儿?

以下为J同学3000字大纲的开场戏:

西汉盛期的西域,虽然大批的匈奴势力已被镇压,少部支落仍旧不时侵扰边境。同时,随着丝路贸易的开通,各路强盗势力纷纷兴起。在这个故事发生的边境村庄,和平中时见动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百年来以荒漠的贫瘠和戈壁的顽强过着他们各自的生活。

这日,黄沙中出现了一个细小的人影,待拉近,我们看见了胡沙。他只身坐在马上,俯瞰着悬崖下的那个村落。他从腰间取下别着的一支短笛,吹起一阵幽晦的曲调。

进入村庄,他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起眼,走近了一个小客栈——这是一个繁荣的村庄,说是村,实际是丝路贸易上重要的节点,这个小地方也正是靠着招呼来往的商旅逐渐繁荣起来的。客栈的掌柜是个年轻的女子,名叫杨维。她瞥了一眼胡沙,觉得他身上有股说不出的戾气。

J同学的故事开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与人物,描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影视剧作品中,内心活动是无法直接展现的,需要编剧用情节将其外化出来。

故事大纲归根结底是剧本的写作,底层逻辑是“戏”。戏是人和事件的纽结,通过事件体现人物性格,又因为人物导致事件的走向。

划重点

在故事的开场中,编剧除了交代背景之外,更应该重视对人物的建置。编剧需要快速摆出一系列问题,让人物在巨大的困境或强烈的欲望中做出选择,因而观众才能迅速聚焦于主人公,并明白主人公的性格及特征——“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建置的同时,主人公究竟为何能成为主角,又有什么过人之处,都应尽快让观众明白,才能饶有兴趣地追下去。

可以看到在J同学的作业中,男、女主角的出现,都没有伴随凸显人物特征与魅力的事件,且没有建立两个主人公之间的联系,这非常容易让观众在最开头,就失去对故事的兴趣。情节的编写固然重要,但人物才是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真切情感的印记。

在电视剧大纲的写作中,刻画人物和人物关系是永恒的核心。编剧需要在故事开篇就交代出主人公需要完成的最高任务。主角通过得到帮助或是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的过程,既呈现出充满戏剧魅力的人物弧光,同时也构成了整个故事跌宕起伏的主情节脉络。

我们继续看J同学的作业:

夏恩频繁地进出客栈,似乎很放心不下胡沙。他和杨维的感情也逐渐亲密起来。两人在落日城墙下看太阳逐渐落山,胡沙显然又沉浸在了回忆中。夏恩看出后,感慨人生易逝。胡沙掉头,想要回去,夏恩叫住他,问他杨维如何。胡沙沉吟半晌,说道:“她很好。”

胡沙和杨维是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但两个主人公在故事中并没有人物关系,反而男二夏恩和女主杨维的感情更加浓烈。这会让观众难以理解,胡沙为何能成为主人公?夏恩占据人物关系的中心,为何却是男二?

这涉及到了人物关系的建置问题。在人物的建置过程中,主人公与次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能进一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增加戏剧的分支情节。

划重点

影视剧中各线情节归根结底都是人物关系之间的情感和矛盾。因此一般来说,主角往往占据人物关系的核心,并由主人公牵引展开其余的支线情节,这样在人物关系中的真实复杂情感,是能使观众切身实际感受并追下去的动力。

迷思三

故事大纲和剧本的写法上的差别?

让我们来看看J同学作业的后半部分,这一段落为胡沙的回忆片段,详细描绘了哥哥为救下胡沙,牺牲自己的残酷场景:

十年前,胡沙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兰风把他哥哥吊在大路中间拱门的钟绳上,让他站在下面以双肩托住哥哥双脚。只要弟弟倒下,哥哥就被绳子勒死。少年拼命撑住,泪水汗水一起淌下。兰风则在一旁玩世不恭地站着,似乎这是一场死亡的游戏。兰风从怀中摸出一柄短笛塞到少年的嘴里,要求他为哥哥演奏。随着少年的喘气声,短笛发出古怪凄厉的声响。突然哥哥大骂一声,蹬开少年,少年跌倒,短笛飞落在地……

张老师提出,类似这种极尽细致描写的场景,在剧本阶段是可以出现的,但在短短几千字的故事大纲中,其实可以用“哥哥不屈从兰风的折磨,蹬开了少年,自己却因此丧生”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带过。

这段闪回出现的位置也可以调整。目前J同学把它放在了故事的最后,当胡沙成功为哥哥复仇,斩杀仇人兰风之前的回忆。然而在此之前的大纲内容中,两人既没有产生正面冲突,也未交代清楚胡沙此行复仇的目的,因而兰风和胡沙的人物关系并没有成功建立,让我们阅读到这一部分时产生了困惑。

所以,这一段前史更适合在故事前半段交代,而非放在最后,这样才能够让观众理解主角的核心任务。当主角最终完成任务,面对昔日的仇人时,观众的情感才能够得到宣泄。

以上是张老师针对J同学的改编作业,提出的一些故事大纲的写作技巧。但在此基础之上,许多同学也产生了疑问: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新人编剧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为自己的故事大纲增加优势?

对此,张老师有以下几点建议:

Part.1

写大纲之前,先基于主题写一句话故事

主题立意无论在何时都是先行于故事的。故事大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据既定的主题,建置人物以及主要人物关系,从而创造故事情节。好的故事大纲往往主题清晰,其主角人物的内心梦想与剧作主题紧密相关。这一切都要基于始终如一的故事主题,也就是一句话故事。

张老师建议,每次在写作之前和之后,试着多问自己几次:“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如果不能用简短的一句话回答出来,那么这个故事仍然需要反复梳理。

Part.2

故事大纲要和当代大众的情感联结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艺术商品,要普遍适应大众的情感需求。这要求电视剧编剧培养出对时代、人民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共情力。

好的故事,一定是流露真实情感的作品。编剧笔下的人物是否真实可爱,故事的情节是否具有现实价值,思想内涵是否能够唤起广大观众的普遍情感,都是一个编剧需要肩负的深刻思考。

Part.3

理清主线,详略得当

一篇好的故事大纲,尽管用词平实简洁,但能高效完成背景、人设、主线情节等的编织。很多时候,新人编剧为了把故事“讲清楚,说完整”,往往会堆叠密集的事件情节,活生生把一个故事大纲写成了说明书的样子,不但引起阅读障碍,编剧自己也容易迷失在其中。

要知道,故事大纲中要写的不是情绪,不是事件,而是人物的情感。为了让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最好的方式往往是锁定于主角视角,突出主线情节,尽可能少地出现次要人物与支线情节,以免“扰乱视听”。

Part.4

学习优秀的影视剧作品,推陈出新

作为编剧,我们应当不定期回顾一些热门经典影视剧作品,反思其故事及人物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张老师建议,新人编剧们在练习初期,要时常“复盘”自己看过的影视剧作品,默写它们的故事大纲及人物小传。这样我们可以更直观了解到经典剧作与人物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同时,在写作练习的时候要有意识推陈出新。好的故事大纲不会是一个全新陌生的内容,而是会在过去已有的内容基础上加以一定的创新。要“一点新一点旧”,才能更好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

小结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人编剧的故事大纲是敲门砖,因此在练习写作故事大纲时,务必要时刻思考笔下故事的受众、主题和人物。在“合格”的基础上,唯有立足于现实,讲述反映时代的故事,才能让笔下的故事大纲鲜活,走向“胜利”的彼岸。

来源:编剧与剧本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