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欧洲为俄罗斯“挖坑”,中国就在中东刨美国的“祖坟”,此举果然引起了山姆大叔的“强烈反应”。据光明网4月9日的报道,美国海军第5舰队发言人霍金斯表示,“佛罗里达”号核潜艇已于7日通过苏伊士运河,即将部署到中东,霍金斯强调,其一,“佛罗里达”号携带有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其二,将核潜艇部署到中东,“有助于确保该地区的海上安全和稳定”,但他不愿透露“部署的目的和具体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佛罗里达”号原来是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携带24枚“三叉戟II”潜射洲际导弹,每枚导弹又能携带8-12枚核弹头,因艇身巨大、性能先进、打击能力惊人,“俄亥俄”级被誉为“潜艇之王”。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认为不需要维持那么多的“战略核潜艇”,于是将包括“佛罗里达”号在内的4艘战略核潜艇改装成了“巡航导弹核潜艇”,内含22个发射管,一管七发,共计154枚“战斧”巡航导弹。
“战斧”巡航导弹射程高达2500公里,并且“核常兼备”,能够携带450公斤的常规弹头,也能换装当量5千吨到15万吨的W80战术核弹头,154枚“战斧”从海底发射,足够对手“喝一壶”的。那么,美国为啥要将“大杀器”部署到中东?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冲着伊朗去的,上月23日,美国对叙境内的伊朗目标实施了空袭,当时德黑兰就对外“撂下狠话”,宣称将对美方的这类袭击,予以“迅速回击”。
美联社也指出,美国选择此时向中东派驻“佛罗里达”号核潜艇,意在向伊朗“展示武力”。然而,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美国此举应该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伊朗,而是中国。首先,中国正在撬动美国在中东的“统治地位”,3月10日,在中国外事办主任王毅的主持下,沙特、伊朗两个世仇在北京签署协议,在“断交”7年之后,双方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受“沙伊北京对话”的影响,3月23日,叙利亚国安局、情报局等高级官员密访沙特,有意恢复叙沙两国的外交关系,消息人士指出,双方已接近“里程碑式的协议”,重开大使馆的时间或在4月下旬的“开斋节”之后。4月8日,沙特外交部宣布,其工作组已经抵达伊朗,将同德黑兰就“重开使领馆”一事进行讨论。中国常驻联大代表耿爽表示,北京希望沙伊恢复外交关系,“有助于改善也门局势”。
很显然,在中国的斡旋下,中东局势正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控制中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但在中国的调解下,逊尼派领袖沙特与什叶派领袖伊朗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这么一来,美国“拉一派,打一派”,“分化瓦解”的战略就开始失效了。如果沙伊和解、沙叙和解,也门内战结束,美国对中东的影响力将“大幅削弱”,“插手的余地就不多了”。
其次,美国担心“去美元化”浪潮“愈演愈烈”。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比以往更加频繁地使用“美元武器”,居然冻结别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加上为提振经济而滥发美钞,洗劫各国财富,因此全球掀起了一波“去美元化”的浪潮。比如说,中法部分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巴西与中国的贸易未来将采用“本币结算”,或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东盟财长与央行会议决定“减少对主要货币的依赖,扩大本地货币交易结算”。
有人可能表示,“冤有头,债有主”,美国要阻止“去美元化”,应该去找那些国家,为何来到中东?原因很简单,个别国家的部分贸易使用本币或人民币结算,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全球“大宗商品”依然采用美元结算,那么美元的霸权地位就“稳如泰山”,什么是“大宗商品”?首屈一指的就是原油。所以,只要沙特、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依然采用美元来进行原油结算,美国就不会失去“美元霸权”,反之则反。
于是,在中国调和中东各国矛盾,沙特等国“小步快跑”进京的背景下,美国的核潜艇就开进了波斯湾,常驻中东了。这是为了对付伊朗吗?这么大的棋局,不是德黑兰“玩得起”的。美国就是要告诉中东各国,“谁才是真正的老大”,你们和中国眉来眼去也就罢了,但如果突破了美国的底线,嘿嘿,“有你们好看”。所以,咱们曾经说过,在解放军还无法保护中东各国的情况下,要推翻“美元霸权”,这是相当困难的。
最后,美国担心全球油价“飙涨”。4月2日,沙特等国突然宣布“石油减产”,其中沙特日均减产50万桶,伊拉克日减21.1万桶、阿联酋日减14.4万桶、科威特日减12.8万桶,阿曼日减4万桶。与此同时俄罗斯宣布日减原油50万桶。中东产油国与俄罗斯同日宣布减产,导致原油价格“飙涨”,高盛财团认为4月底原油价格就可能突破100美元/桶,这对美国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消息。
一方面,这意味着美国对俄油“限价”的措施失败了,随着全球油价飙涨,普京不愁俄油没人买,随便比市场价低一点,都有大把的国家抢着要,只要有钱,就能继续打下去,耗死乌克兰。另一方面,高油价会明显抬高美国的“通胀水平”,美联储通过加息来“降通胀”的效果将被弱化,这不仅会对拜登2024年的选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在高通胀的情况下“硬着陆”。
为了降低国际油价,美国软硬兼施,希望沙特带头增产,哪知小萨勒曼王储是一块“硬骨头”,“报复心蛮重”,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拜登实在没办法,于是就派来了“佛罗里达”号核潜艇,让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和沙特王子好好聊聊。总而言之,不管是整合中东各国,撮合沙伊和解,还是力挺沙特减产,中国才是“幕后大BOSS”,北京上空一只蝴蝶的振翅,在中东刮起了一阵飓风,所以美国才派核潜艇来“镇场子”。
关键词: